炎炎夏日,走進修文縣朝陽村勝利組,綿延數里的獼猴桃基地內,穿插著兩座白墻藍頂的建筑,格外搶眼。這是該村修建的產地冷庫。
剛查看完沉甸甸掛滿枝頭的獼猴桃,修文縣天柱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雷天柱又趕去檢查冷庫預備情況,只見千余立方米的空間被分割為多個房間,每間房外溫控設備整齊排列,就像一個超大“冰箱”。
“再過兩個月獼猴桃就要進入采摘期了,屆時我們將一邊采收自營基地的獼猴桃,一邊收購其他農戶的,全部放入冷庫中,分批分時錯峰銷售,因此,冷庫需提前預備,并準備好拖板、貨架等。”雷天柱說道。
修文獼猴桃種植面積16.7萬畝,全國第三,全省第一,是修文縣首位產業,助農增收的支柱產業。
過去因產地冷庫不足,貨架期短一度影響了農戶增收。
“那時修文獼猴桃在市場打響了名聲,產量急劇增加,單價卻出現飆升,銷售渠道受阻,產品被不斷囤積。”雷天柱說,鮮果保質期有限,時間趕著,貨壓著,價格橫著,“當時不少種植戶和合作社都損失巨大。”
受市場影響,此后修文獼猴桃一方面規范定價,另一方面大力推動產地冷庫建設,實現錯峰銷售,解決種植戶因集中上市面臨的銷售難題。
“我們搶抓政府推動冷庫建設的大好時機,聯合隆榮合作社及宜英農業合作社共同申報縣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項目,在朝陽村建起了這個24間可存儲300多萬斤貨物的冷庫基地。”雷天柱說,“我們還積極外出學習,研究冷庫儲存技術,通過控制消毒、貨架、溫度、濕度等,延緩果蔬新陳代謝過程,更進一步保障產品的新鮮度和質量。”
2022年貴陽市修文縣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項目
科技加持,有效減少了農產品對自然因素的依賴,讓優質的獼猴桃錯峰進入市場,實現優質優價。
“過去每年獼猴桃只能在十月前后當季采摘當季銷售,現在銷售期可延長至春節前后,有效緩解了銷售壓力,穩定了市場價格。”雷天柱說,“同時,通過冷庫儲存,獼猴桃腐壞率大幅降低,每斤價格也比以前提高了0.5元至1元。”
隨著一批批產地冷庫的建成,修文縣農產品產地倉儲保鮮冷鏈能力提升,實現鮮活修文獼猴桃“運得出、供得上”。
2022年貴陽市修文縣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項目
“截至目前,修文全縣已建成貯藏保鮮庫400余座容量2.8萬噸,其中氣調保鮮庫60座0.77萬噸,高溫冷庫340座2.03萬噸。擁有獼猴桃分揀線10條,日分揀能力達300萬斤,其中智能光電分選包裝線1條,實現了對獼猴桃的精細化分揀和包裝。”修文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小冷庫,大能量。如今,冷鏈設施已經成為激發修文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成為千千萬萬農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百寶箱”,有力推動了修文縣從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的邁進。2023年,修文獼猴桃預計鮮果產量7萬噸以上,“修文獼猴桃”品牌價值有望突破30億元。